27 十二月 2018
26 十二月 2018
你的孩子真快樂嗎(下)
張曉梅
一段時間後,我和一個姊妹談起教育女兒的事,姊妹問我:「你除了認識神的權柄和神的主宰以外,還可以想想,為什麼你以前會那麼用心地安排孩子的一切?你這樣做真是為她好還是有其他存心?」聽了姊妹的話,我感到不解:我費盡心思地為孩子安排一切,確實是因為不認識神的主宰,但細想想,我並不是有意要害孩子啊!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看呢?這時,姊妹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,就給我讀了一段神的話:「每一個人從一有兒女就開始計劃了:我要讓我的兒女接受什麼樣的教育,考什麼樣的大學,然後找好工作,在社會上立足、有地位。……所以當你有兒女的時候,你就開始為他們計劃了,有的人看自己兒女有音樂天賦,就讓兒女去學習鋼琴、小提琴;有的看兒女有文學天賦,就讓兒女去多讀書,寫小說,寫傳記,甚至去找名人培養兒女,爭取讓兒女按著他的要求走上他要求的那個路;還有的人看自己的兒女長得特別漂亮,長得特別美,就計劃讓兒女去學舞蹈啊,表演哪……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這個觀點對不對?人對待兒女就是希望兒女都能出人頭地,每一個人都希望把兒女送入名牌大學,然後深造,拿到學位,拿到學歷之後出人頭地,在社會上扎穩腳跟,都是這麼個觀點,都希望兒女接受更高等的教育,因為人說了:『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』而且現在這個社會競爭也特別厲害,如果在社會上沒有學歷站不穩腳跟,以後吃飯就成問題,這是每一個人的思想觀點,就是你能學到什麼,你能拿到什麼學歷,就決定以後你的飯碗、你的前途,就是說,人打算好了這一生當中要靠這個東西活著,把這個事看得特別重要,所以每一個人都把接受高等教育、進入高等學府看成對兒女要求的第一等大事。事實上,人所接受的那些東西,接受的教育,接受的知識,那些內容、那些思想都是與神違背、與真理違背的,都是神所厭憎、神所定罪的東西。人的觀點是什麼呢?就是如果離開這些東西人就活不成,就沒法在這個社會上、世界上立足,就是下等人、貧民、賤人,所以在自己眼中如果誰沒有知識,誰文化低,或者是誰接受的教育不高,你就看不起誰,你就小瞧誰,你就藐視誰,你就不把誰當回事。」(摘自《基督的座談紀要·認識自己要認識自己裡面根深蒂固的思想觀點》)
25 十二月 2018
24 十二月 2018
你的孩子真快樂嗎?(上)
張曉梅
七月的天氣,酷熱難耐。下班時間,輕軌上人滿為患,兩個年輕女人分別領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上車了。大人在一邊聊天,兩個孩子坐在對面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,好像是在說什麼「發射器」「海底世界」,聽不懂他們是在講動畫片還是遊戲,只看見兩個孩子講得興高采烈。不一會兒,稍大一點的孩子被媽媽牽著準備下車了,他卻邊走邊扭著頭對那個不下車的男孩不停地講著,甚至已經走出車門,還站在車門外依依不捨地望著車裡的小男孩,直到車廂的門「咣」的一聲合上。車上的男孩突然安靜了下來,男孩的媽媽對他說:「跟你說,你回家趕快練琴,晚上鋼琴老師要來檢查的!」男孩忽閃著大眼睛,小聲說:「可是我今天想看一會兒電視!」媽媽馬上提高聲調:「你都玩了一天了,還想看電視?」男孩繼續爭取:「我沒有玩一天,剛剛還學了游泳,下午還學了街舞!」媽媽不容置疑地厲聲「糾正」道:「學游泳、學街舞就等於是玩了!你今天必須抓緊練琴,馬上要三級考試了!」男孩悻悻地沒再說什麼,背過身去趴在窗口傷心地看著外面,媽媽繼續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說著學琴的重要性,但估計這會兒男孩根本什麼都聽不進去了吧……
23 十二月 2018
基督教會電影《祈盼》精彩片段:主再來原來是這樣
订阅:
博文 (Atom)